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
李佳穎
李佳穎的作品我都讀過,也都忘了。只記得還滿喜歡,沒打入心裡去。得知她有新作品,因時隔過久( 16 年!!!),還十分疑惑「是那個『李佳穎』嗎?」ーー名叫李佳穎的人實在不少。總之,早已忘了李佳穎文字的滋味無從想念,還有昂貴運費與關稅而較少購買正體實體書,我並不急著讀(不知為何這本我就是想買實體書?大概因為我有她其他作品的實體書吧?)。但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實在是太頻繁看到討論了!不僅銷量好,評論也好,我的好奇心被大大勾起。
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是我今年讀過最「涮手」( page-turner )的書!李在訪談中曾說她希望能有更多年輕人願意閱讀,所以她在《進》裡用字口語,淺顯易懂,沒有文學腔,卻也不乏詩意與詼諧,讀起來十分滑順有味。
《進》不是那種要宣揚深遠偉大涵義,或傳達深刻情感的作品,但它絕不簡單,充滿許多思想上因曲折深邃而容易被忽視的細節。它與讀者攜手前進中,還有一條空白的間隔默默平行伴隨:它讓人開始回想自己的過去;更確切地說,「過去」,因為閱讀《進》而復活。那些你不曾想起的往事,被遺忘在底部抽屜最深處的人、聲音、味道、情緒……,閱讀的當下,它們開始發光,播放,再度上色ーー原來很多事我們都沒忘,只是因為缺乏觸發點而不再想起!而記憶,究竟幾分為真?幾分又被我們自身片面的認知竄改過呢?
《進》結合描寫過去的回憶錄又時而回到當下的敘事也很特別,節奏毫不突兀。主角阿丹ーー或說李佳穎ーー的幽默感常讓我噗哧一笑,但也有淺淺的孤單;孤單地長大,在同學的陪伴下,心裡也還是有一絲孤單。
《進》不算薄,讀書龜速的我只用兩天就輕鬆讀完,是一次我非常享受的閱讀體驗。它也讓我對於寫作的敘事方式有另一番思考。難怪能引起許多人的共鳴與喜愛,還賣出國外版權。
Podcast 「給我一個故事的時間」#77 、#78 有討論《進烤箱的好日子》以及李佳穎之前的作品,很推薦已閱讀過的人聽!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