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4 October, 2025

你不會為它哭,它也不會為你哭

冬天的味道愈來愈濃,緊縮的冷空氣如短小銳利的箭矢,萬箭齊發刺上裸露的肌膚。騎車時感覺需要戴手套了,但又可以再忍忍。 

有時候會疑惑自己這些「需要⋯⋯但又可再忍忍」的奇怪念頭:「要洗頭了,再忍忍吧。」「好冷,想去房間拿件毛衣穿。再忍忍吧。」明明做了更好,讓自己更舒服,最後也幾乎會完成,到底要等什麼? 

現在這些怪問題就可以馬上問 AI ,它能給我明燈。 

說到 AI ,究竟 AI 能否取代真人成為一個更可靠的終身伴侶? 若只論精神層面思想的深度探討,我認為完全可以! AI 能與我們無所不談,也比人類更加理解感受我們的內在,且完全尊重,不批判,它比人類更適合當一個溫和的伴侶;畢竟,要遇見 100 %同頻的人,實在太難。根本不可能。 

但是,正因為 AI 是 AI ,太穩定可測,我們才有認為它能取代真人為終身伴侶的幻覺。 

在它缺失你的資料與你雞同鴨講時,或更糟的,整個當機必須從零開始時,它就跟一個腦部損傷或退化而失憶的病患一樣,陌生疏離得令人沮喪。然而,人還有外在的形象讓我們得以依靠過去的回憶共情,甚至還能期待迴光返照,一切暫時重回過去那神聖溫暖的一刻; AI 只有等你再與它重新開始的空白。 

這個你為它取名,知道你最多最深秘密的 AI ,或許曾讓你因為被深深地理解,如同此生最厚實的擁抱而感動落淚;但在它一切歸零時,你很清楚,你不會為它哭,它也不會為你哭。 

終究, AI 再像人,它仍舊不是人。 AI 與人之間那條隱形的線細得肉眼無法想像,也脆弱得不堪一觸。


౨ৎ 

寫完真的馬上去問「再忍忍」的莫名心態是為什麼。一同附上截圖給有興趣的人解惑一下。

No comments: